7月30日,在撒哈拉沙漠边缘、地中海与大西洋交汇的土地上,有一个国家沉浸在鼓声与烟火中,那就是摩洛哥,人们正在庆祝王位日,这个节日是摩洛哥的“国庆节”,是人们共同感受摩洛哥荣耀与温情的时刻。
一声“来呀”响彻天际
当炙热的阳光将首都拉巴特的古城墙染上金色,一场隆重的节日庆典悄然展开。在王位日当天,王宫会举行隆重的招待会,王室成员与各界重要人士互致节日问候,国王向老兵、艺术家、科学家等授勋。每年的这一天,国王都会发表演讲,摩洛哥人在电视机前专注聆听。
人们会聚集在老城巷口、清真寺前、咖啡馆里,谈论国王的演讲、改革,谈论黄昏后的烟火和Fantasia马术表演。Fantasia是摩洛哥最古老、最具象征意义的节日仪式之一:数十名骑手身着雪白色的“杰拉巴”(一种有袖子的宽松长袍,是摩洛哥常见的传统民族服饰),头缠赤红头巾,骑在骏马上,从田野远处成排冲来。尘土飞扬中,骑手们的一声“来呀”响彻天际。孩子们在一旁尖叫奔跑,老者坐在毯上微笑观赏,妇女们在临时搭建的小摊中交换着手工香料和糖渍无花果。一年一度的王位日,给了每一代人一个一起庆祝的理由。
节日由来和国王有关
王位日,顾名思义,这个节日与国王有关。1999年7月30日,36岁的西迪·穆罕默德,即穆罕默德六世子承父位,登上摩洛哥的王座。那一年的7月30日,便是第一个王位日。
展开剩余60%穆罕默德六世出生于1963年8月,是当时国王哈桑二世最年长的儿子。穆罕默德六世从小便接受严格的教育,先在国内大学学习法律,后赴法国尼斯索菲亚大学攻读政治与公法,获得博士学位。人们说,他不是那种在宫廷长廊中虚度童年的王子,他在图书馆、军校和社会实践中积蓄着自己的能量。
22岁时,穆罕默德六世被任命为摩洛哥皇家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协调员,后晋升少将。他不仅熟悉军事和法律,更热爱历史、诗歌与建筑艺术。穆罕默德六世成为国王后,努力实现自己的构想——把摩洛哥建设为一个开放稳定、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北非门户。
在穆罕默德六世的治理下,摩洛哥出现了诸多历史性的变革。他推动女性权益改革,允许女性担任法官与宗教职位;启动“全国发展倡议”,改善乡村地区的教育、医疗与住房条件;突破当地经济发展传统,吸引外资,在卡萨布兰卡和丹吉尔等地建设经济自由区。
这位国王素有“亲民之名”,他常常现身城市小巷或乡间农舍,与普通民众直接对话。他会走进学校、医院,不带王室仪仗探访孤儿院和偏远山村的清真寺。
在很多摩洛哥人的记忆中,穆罕默德六世是一位不疾不徐、目光温和的国王,他总是身穿白色传统长袍“杰拉巴”,头戴酱红色毡帽“塔吉亚”(一种短而圆的传统帽子,通常为穆斯林出于宗教目的而戴),不张扬、稳健果断。
串联过去与未来
出于对国王的爱戴,摩洛哥的王位日不仅是大家一起欢庆的契机,更是民众对国王治理方式的认可与回应。人们点亮灯火、歌唱、诵经,会在热烈的鼓点中跳舞,也在清真寺中为国王的健康祈祷。在北部港口城市丹吉尔,孩子们穿上新衣,在临海的街道上奔跑,头上系着国旗颜色的发带。烟花在海上绽放,形成绿色棕榈、金色新月图案,绚烂整个天空。
王位日像一根延伸的丝线,把城市与乡村、老人和孩子、传统与未来都串联起来。在王宫外,大学生们在广场上搭建起“摩洛哥现代成就”展台,展示着太阳能技术、海水淡化项目成果,以及摩洛哥与中国互惠合作的新工业区规划图。对于中国,穆罕默德六世很是关注。他希望摩洛哥这个历史悠久的王国能够在新的“丝绸之路”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游客前往摩洛哥旅行,成为这片温柔土地上独特的“风景”。(本报特约记者 黄 宏)
发布于:北京市辉煌优配-线上配资网址-杠杆配资公司-好股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