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曾若溪
云南省的3所小学——红河州屏边县的湾塘小学、普洱市孟连县的腊福小学与戈的小学,创造了学生“零近视”的奇迹。这并非源于高科技干预,而是每天3小时以上的户外运动。这些学校提供的不仅是一份视力健康的答卷,还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启示。
医学研究证实,自然光线刺激视网膜所分泌的多巴胺能抑制眼轴变长,降低近视概率。云南省的3所“零近视”小学将这一原理通过“运动+劳动”的模式落到实处:户外活动贯穿每日学习生活,孩子们在打篮球、跳绳等活动中尽情奔跑;劳动教育融入日常,从整理宿舍、打理菜园到家务实践,既锻炼孩子们的体魄,增加责任感,也有效减少了他们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这种全方位、高频率的户外活动,保障了日均3小时以上的自然光暴露,实现了有效的近视防控。
近年来,针对近视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教育部办公厅2023年印发关于开展第7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指出要引导学生课间走出教室运动、远眺,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版《近视防治指南》中也建议青少年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但现实中的我们陷入了一个怪圈:越重视教育,越想让孩子优秀,越在不经意间损害他们的健康。孩子的时间被各种培训班填满,户外玩耍成为“浪费时间”的代名词。云南省3所“零近视”小学的实践说明,教育的成果从来不止于成绩单,孩子的视力健康、身心健全是更大的财富。
守护孩子的明眸,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教育部门需要将“户外活动时长”纳入学校考核体系,像重视学业成绩一样重视学生的视力健康。学校应将“健康第一”纳入办学理念,确保学生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将政策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同时,家长也要转变“重治轻防”观念,把户外运动纳入日常作息。
近视防控无需舍本逐末,回归自然、遵从规律是关键。保障校园户外活动时间,践行家庭“阳光育儿”理念,定能让更多孩子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看清更远的世界。
辉煌优配-线上配资网址-杠杆配资公司-好股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