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海”号宙斯盾驱逐舰的悄然驶入美国之际,将其改造成一款配备了宙斯盾空中防御系统的先进驱逐舰,无疑将会对东亚的战略平衡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明年夏天的到来,这艘长达30年的老将即将迎来重生——将首次对美制的“战斧”巡航导弹的实弹试射,进而将成为日本首艘真正具备远程对陆打击的舰艇。伴随对宙斯盾舰的8艘全部的“标准-3”陆攻导弹的装备的投入,防卫省的这项计划的总成本已高达20多亿日元,其所带来的远程的攻击能力将可将1600公里外的目标都置于“靶中”之列。
在战斧导弹的不断升级从最初的仅能作为一道防御的盾牌背景下,逐渐蜕变为一道具有强大进攻力的矛,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陆军的战略战术打击能力,对于当前的战场形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说它的威力就像一根“战斧”般的致命,它的每一次发射都可能成为致命的“一击定江山”,其可在50米的低空下以0.72的马赫数的高超音速下依靠“惯性导航+地形匹配+卫星定位”的三重制导系统的辅助下,准确的命中了3-5米的目标。
展开剩余78%其V型的战斧不仅能在地面上对敌人进行“重新编程”,即以其威力将敌的指挥系统打乱,进而达到挟敌自乱的战略目的,而且还能在海上对移动的目标实施精确的打击。
日本采购的400枚导弹中,一半是最新Block V型,另一半是经过实战检验的Block IV型,足以摧毁严密设防的指挥中心、导弹基地等高压价值目标。
以往日本宙斯盾舰主要搭载“标准-2”“标准-3”等防空反导导弹,扮演的是“盾”的角色。战斧上舰意味着这些舰艇从防御平台转变为进攻矛头,能从公海直接威胁他国纵深领土。军事专家邵永灵指出,这标志着日本战后“专守防卫”原则被实质性掏空。
美日同盟的算计:武装日本服务印太战略
基于对日本的“松绑”才真正的为其日后的大举侵略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同时,对日本的“松绑”也为后来美国的反侵日战争的战略战术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近日公布的2023年度美军的军火采购合同中,就一单高达23.5亿美元的巨单都让人瞠目结舌,这一单的采购对象正是日本,主要的采购内容则是了美军的中程导弹及对应的控制系统等相关的配套设备。
在2025年美日的“两国的领导人”会晤的举行背景下,两国相继推出一系列的军事指挥体系的升级,驻日美军的司令部与日本的统合司令部也无缝的对接,基本上就形成了一个联军的架构。
但更为值得引起我们警惕的就是美国对日本的这一军事重整的支持,它不仅将日本的防务开支的占GDP的1%大大地提升至2%,就相当于让日本的军费翻倍,而且还将日本的军事实力从相对的中等强国一跃而成世界的中等强国,也就意味着日本的军事实力将大大地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日本则借机实现军事正常化目标。以“朝鲜导弹威胁”为借口,日本早在2017年安倍内阁时期就谋划引进战斧。
2024年3月,自卫队员开始在横须贺基地接受美军培训,进行模拟装填训练。现在日本进一步将民用机场、港口纳入军事演习体系,鹿儿岛机场、奄美机场等民用设施已开展战斗机起降训练,为美军“敏捷作战”铺路。
东亚安全格局面临重构
战斧导弹的部署将改变力量平衡,从日本海发射,其射程可覆盖中国东部经济重心、朝鲜全境及俄罗斯远东部分地区,配合美军在岩国基地部署的“堤丰”中导系统,日本事实上获得了对陆打击的双重手段。
这种突破引发连锁反应。日本同步加速开发国产“岛屿防御用高速滑翔弹”,射程宣称达2000公里。
同时与澳大利亚合作研制远程导弹,并拉拢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加入联合军演网络,9月底的“武士道卫士-25”演习中,24架F-35A隐身战机集结三泽基地,美日澳五代机联合作战机制已常态化。
中国国防部多次警告日本“深刻反省历史”,要求其停止军事冒险行动。但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却称改装是“常规升级”,试图用“自卫”包装进攻能力。选择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公布战斧部署计划,更被视作对地区历史记忆的挑衅。
未来走向:警惕日本军事冒险
此次日本获得战斧导弹的落地,无疑将美日军事的捆绑进一步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其对美日两国的军事互信、对战略性合作的深入以及两国在安全、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互利合作都将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将使中日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接下来,新建的2艘宙斯盾系统搭载舰也将配备远程打击能力,2032年前日本将建成10艘具备进攻能力的舰艇集群,美国学者斯科特·哈罗德警告,这种转变可能让日本在同盟中承担更尖锐的进攻角色,增加冲突升级风险。
面对东亚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国际社会需紧盯日本军事化动向。二战结束80周年之际,一个未彻底反省历史的国家重新掌握远程打击能力,无疑值得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警惕。
发布于:浙江省辉煌优配-线上配资网址-杠杆配资公司-好股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