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着忠孝两难全的千古命题。这里的忠体现的是对国家民族的赤胆忠心,孝则是对父母长辈的孝道。虽然这两种选择都无可厚非,但从社会价值来看,尽忠显然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尽孝固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其影响范围仅限于一个家庭;而尽忠则关乎整个民族的兴衰,能够惠及千家万户。
然而,要在小家与大家之间做出抉择,自古以来就是一道难解的人生课题。每个人的选择各不相同,而开国少将贺健用他的人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舍小家为大家。1911年,贺健出生在湖北黄安一个贫苦的农家,正值中国最动荡的年代。怀揣着救国理想的少年,在尚未完全理解背井离乡含义的年纪,就毅然告别了故乡和年迈的母亲,踏上了军旅征程。谁曾想,这一别就是整整十九个春秋。
展开剩余55%当时投身革命的青年不在少数,但贺健的离家方式却与众不同。别人都是在父母依依惜别中踏上征程,而他却是瞒着母亲悄悄离家。随着岁月流逝,归期遥遥无望,他对母亲的愧疚之情与日俱增。从土地革命到万里长征,从抗日烽火到解放战争,贺健的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他从一个普通的通讯员成长为警卫员,从普通战士晋升为指挥员,最终成为统率千军的将军。
职务的不断提升意味着责任的日益重大。在革命胜利之前,他始终无法抽身返乡探亲。直到有一次,思母心切的贺健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牵挂,又担心母亲因自己突然离家而忧心忡忡,便悄悄托人捎回一张照片和些许钱币。他万万没想到,收到这些家书的母亲,竟将它们悉数埋在了院中的老树下——对这位年迈的母亲来说,知道儿子尚在人间,便已心满意足。
新中国成立后,贺将军终于得以重返故里。当汽车行驶在熟悉而又陌生的乡间小路上,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远远望见村口那个佝偻的身影时,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飞奔下车,用颤抖的声音喊出了那声暌违十九年的娘。这一刻,所有的思念与愧疚都化作了最朴实的亲情。
发布于:天津市辉煌优配-线上配资网址-杠杆配资公司-好股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